News
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
暖通工程:构筑舒适与高效的室内环境 “守护者”
发布时间:2025-05-14

在现代建筑领域,暖通工程如同建筑的 “呼吸系统” 与 “血液循环系统”,默默守护着室内环境的舒适与健康。从智能楼宇到工业厂房,从商业综合体到民生住宅,暖通工程以科技为笔、以创新为墨,勾勒出建筑空间的温度、湿度与清新度,成为绿色建筑、智慧建筑发展的核心引擎。


一、科技赋能:暖通工程的核心价值

暖通工程是以采暖、通风、空气调节为核心的系统工程,通过精准控制室内温度、湿度、空气流速及品质,实现 “恒温、恒湿、恒氧、恒净” 的宜居宜业环境。其技术范畴涵盖:

  • • 中央空调系统:离心式 / 螺杆式冷水机组、多联机系统等,满足大型建筑的冷热负荷需求;
  • • 通风净化系统:新风换气机、油烟净化设备、工业除尘装置,保障室内空气清新;
  • • 供热采暖系统:燃气壁挂炉、地暖辐射采暖、工业蒸汽管网,构建冬季温暖防线;
  • • 智能控制系统:BA 楼宇自控、能源管理平台,实现系统节能运行与故障预警。

以某城市地标性商业综合体为例,其暖通工程采用磁悬浮冷水机组 + 全热回收新风系统 + 智能能源管理平台组合方案:冷水机组能效比(COP)达 10.5,较传统机型节能 30% 以上;全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中 70% 的能量,降低新风能耗;智能平台实时监控 2000 + 个设备节点,系统综合能效提升 25%,年节省电费超 200 万元,成为 “双碳” 目标下的绿色建筑典范。



二、多元场景:暖通工程的全领域渗透

(一)民生工程:守护万家冷暖

在住宅领域,暖通工程正从 “基础供暖” 向 “健康人居” 升级。某高端住宅项目引入毛细管辐射空调 + 置换通风系统:顶面毛细管管网以低温辐射方式供暖制冷,避免传统空调的 “空调病”;置换通风从地面送入新鲜空气,形成 “空气湖” 效应,室内 PM2.5 浓度常年低于 15μg/m³,二氧化碳浓度低于 600ppm,打造如森林般的清新居住环境。


(二)工业领域:保障生产 “生命线”

电子芯片厂房对温湿度精度要求苛刻(温度 ±0.5℃,湿度 ±2% RH),某半导体工厂暖通系统采用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:冷水机组负责降温,转轮除湿机精准控湿,配合 FFU(风机过滤单元)实现百级洁净环境,确保光刻、蚀刻等精密工艺零误差运行。在食品加工车间,暖通工程通过动态压差控制 + 紫外杀菌系统,将菌落总数控制在 10CFU/m³ 以下,满足 GMP 认证要求。


(三)公共建筑:打造智慧空间

机场、医院等大空间场所面临人员密集、能耗高企的挑战。某国际机场航站楼采用分层空调 + 热回收型组合式空调机组:下部区域采用喷口送风,形成独立空调区,减少无效能耗;热回收装置每年回收热量相当于节约标煤 300 吨,同时通过高效过滤器(过滤效率 H13)将空气中的病毒过滤效率提升至 99.99%,疫情期间为旅客构筑安全防线。


三、创新趋势:暖通工程的未来图景

(一)绿色低碳:与 “双碳” 同行

地源热泵、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速普及,某工业园区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,夏季制冷、冬季供暖综合能效比达 4.5,年减少碳排放 800 吨,相当于种植 4.5 万棵冷杉。同时,自然通风模拟、被动式节能设计等与建筑一体化融合,推动暖通系统从 “能耗大户” 向 “能源枢纽” 转型。


(二)智慧互联:开启 “无感” 时代

物联网(IoT)、大数据与暖通系统深度融合,诞生 “预测性维护”“自适应调节” 等创新模式。某写字楼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网络,系统可根据实时 occupancy(人员密度)自动调节风量、水温,节能率提升 18%;AI 算法提前 72 小时预测设备故障,维护成本降低 40%,让暖通系统从 “被动响应” 变为 “主动服务”。


(三)健康升级:定义室内环境新标杆

后疫情时代,暖通工程更注重 “空气安全”。高效过滤技术(如 H14 级过滤器)、光触媒杀菌、等离子体净化等成为标配,某医院手术室采用层流净化 + 纳米光催化灭菌系统,术后感染率较传统手术室下降 67%。同时,“个性化送风” 技术通过人体传感器定制专属气流,满足不同个体对温度的差异化需求。


四、结语:以科技温度,筑美好空间

暖通工程,不仅是管道与设备的组合,更是科技与人文的交融。它用温度传递关怀,以气流守护健康,在方寸空间中践行 “以人为本” 的建筑哲学。随着 “双碳” 战略的深入实施与智慧建筑的蓬勃发展,暖通工程将持续突破技术边界,为城市构筑更绿色、更智能、更舒适的室内环境,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对美好生活的注解。


—— 助力建筑可持续发展,暖通工程始终在路上。
返回列表
【微信扫码关注我们】
180-1558-6109
常熟市辛庄镇科融路2号
联系方式:0512-65276787
电子邮件:herunjidian@126.com
Copyright © 2025 苏州和润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:苏ICP备2025176734号-1